海内外嘉宾为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文化展陈揭幕。摄影:史利伟
大公网讯: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文化展陈15日在浙江宁波拉开帷幕。本次展陈内容包括“同愿同行”“和合共生”“翰墨佛缘”三大主题展陈及须弥山和弥勒文化专题展。
展览现场。摄影:连慜钰
据了解,三大主题展共展出文物73件,包括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15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此外,弥勒文化专题展也展出文物52件,包括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10件(套),三级文物9件(套)。
展览现场。摄影:连慜钰
七佛背光铜佛像(北魏 通高22厘米 庆阳市博物馆 藏)摄影:连慜钰
莲瓣形造像碑(北魏 通高22厘米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藏)摄影:连慜钰
《白马驮经》。摄影:连慜钰
展览现场。摄影:连慜钰
《鉴真东渡图》。摄影:连慜钰
《含章可贞》。摄影:连慜钰
本次展陈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为历届论坛展陈面积最大。三大主题展陈约1.5万平米,须弥山和弥勒文化专题展约0.8万平米。其中,和合共生——世界佛教文化艺术展以世界佛教文化史上的经典造像、珍贵文物、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等为主要载体,辅以影像、互动装置等当代艺术表现手段,展现佛教文化艺术的世界性以及佛教多元、和平、圆融的特征。同愿同行——中国佛教传承发展主题创作展则以当代艺术创作作品为主要内容,以中国佛教的传承发展为主线,展现佛教思想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以东方文明的智慧为全球社会做出独特贡献的恢宏历程。
翰墨佛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佛教艺术珍品展。摄影:王莉
值得一提的是,翰墨佛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佛教艺术珍品展遴选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的1000余件画作精品、6组等比例3D打印石窟寺造像以及20幅壁画,生动呈现佛教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融入中华干年文脉的历史进程。同时,展览还设置了裸眼3D数字化沉浸式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震撼场景”,呈现精彩绝伦、别具特色的“应梦名山”之旅。
展览现场。摄影:王莉
据悉,“翰墨佛缘”主题展通过“次第花开”“雪域净土”“月印万川”“四明福地”四个主要部分,引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领略中国佛教艺术的无尽风采。展览生动呈现了佛教中国化历程,同时也以“画”为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凝聚中华文化自信。
何欢欢表示,希望本次展览能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佛教绘画背后的历史和思想。摄影:王莉
“这些画是我们在过去20年中从全世界各地采集来的,大概有一半以上是海外藏品。”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何欢欢介绍,“本次展览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把中国历代的佛教绘画进行了一个集中的展陈,所以我们能从这些画里面清晰地看到佛教中国画的历史脉络。”
何欢欢告诉记者,在“翰墨佛缘”主题展中,以禅宗为主题的宋画是一大亮点。“这些画是宋代时日本僧人来中国取经,从宁波这一带带去日本的,其不但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日本对中国佛教的理解,在很大的程度上塑造了日本佛教、日本文化的审美和信仰。”
“我们的宋画推动了文明的交流,而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来没有停止过。”何欢欢表示,传至日本的这些宋画如今以数字化的形式回归中国,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种体现,她希望本次展览能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佛教绘画背后的历史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