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6周年纪念活动

来源:浙江佛学院 发布时间:2023-03-17



3月17日,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持教载法的巨人太虚大师圆寂纪念日。


雪窦山资圣禅寺方丈怡藏大和尚率四众弟子在太虚大师纪念堂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6周年纪念活动。


太虚大师(1889-1947)


近代佛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人间佛教思想的开创者


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奠基人





他是首倡人间佛教的佛门泰斗;他是引领佛教共赴国难的抗日英雄;他是提出佛教“三大革命”的佛教改革运动先驱......他就是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倡始者,也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奠基人。他一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解行合一,功勋卓著。他从各个方面,开拓、推进了中国佛教现代化的进程。在佛法理念方面,提倡人间佛教,致力于改正历史上遗留下来消极、迷信的佛教旧观念,倡导注重人格完善,“人成即佛成”的人间佛教,晚年系念于人人皆能发挥菩萨利生作用的“菩萨学处”思想;在文化教育方面,太虚大师创办佛学院,开创了中国近代僧教育的先河,为中国僧教育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典范。大师自述其一生是佛教革命失败史。其实,他是一位伟大的成功者,他唤醒了大众认清佛教的积弊,开创了诸多佛教现代化的先河。





1947年3月12日,太虚在上海玉佛寺中风旧疾复发。京沪杭甬各地弟子闻讯来集,多方医护。而法师殆以化缘周毕,17日下午1时1刻,于玉佛寺直指轩安详舍报。4月15日,太虚大师的舍利迎至雪窦山。1949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八),雪窦寺方丈大醒法师,奉大师舍利入塔,一代佛学大师长眠佛教名山雪窦山。



太虚大师一生,主要以僧伽制度改革与唯识学阐扬而卓然名家。《全书》中涉及僧制改革的主要文章有:《整理僧伽制度论》、《僧制今论》、《建僧大纲》、《菩萨学处》等,集中体现了他革新僧伽制度观点的整个演变过程。1915年至1947后,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太虚为革新重整中国佛教制度所作的设想与努力,在上述文章里得到了全面的反映。


1917年后,太虚先后创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招收青年学僧,培养佛学人才,并考察日本佛教,历游英、法、德、比、美等国,弘扬佛教。还分赴鄂、川、闽、晋、苏、浙、赣、粤、黔等地宣扬佛法;并从事撰述。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他尝说:“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间生活,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因此,他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等口号,以鼓励僧众和信众从现实人生出发,由自身当下做起。这也就是说,成佛就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就在人的日常道德行为中。否则,人格尚亏,菩萨的地位便无处安置,更谈不上佛陀果成了。太虚大师有一首自述偈充分说说明了人生佛教的这一特征,偈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大师虽已示寂七十六载,但他开拓的人间佛教之道路,仍然是当代汉传佛教振兴的方向与旗帜。中国佛教要振兴、要发展,要真正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必须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以人间为本,以人生为本,关注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实况,充分发挥佛教即世而出世、人世而济世、即人而成佛的教化功能,用佛法的智慧,参与解决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为建设美好的人间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