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首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暨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会议纪要

来源:浙江佛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04

微信图片_20220708143235.jpg


为共同推动弥勒思想、弥勒文化与佛教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进一步加强慈氏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2022年7月2日至3日的两个全天里,来自天南海北的法师和老师们,五十余人,相聚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雪窦山,召开了“雪窦山首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暨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本次研讨会由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浙江佛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宁波市弥勒文化研究基地协办,十愿智库支持。由于疫情关系,也有部分专家学者以线上形式参与了本次会议。


在这两天中,与会代表围绕弥勒五论、唯识学、弥勒信仰与佛教中国化、弥勒造像与佛教艺术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在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佛学院院长、雪窦山资圣禅寺方丈怡藏大和尚首先致欢迎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傅新毅教授代表协办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致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研究员代表与会学者致辞。宁波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常晓波代表宁波市民宗局致辞。怡藏大和尚与傅新毅教授共同为“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揭牌。在主持人持定法师宣读了研究中心的成员名单后,由怡藏大和尚为中心成员颁发了聘书。

        

在傅新毅教授主持的主题发言环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龚隽教授的发言“宗教史研究如何面对经验与文本:以近现代中国佛教史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建欣教授的发言“佛教中国化视域下慈氏学研究设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佛教研究所所长、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的发言“慈氏学多元形态刍议”、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颂教授的发言“太虚大师建立慈宗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纪华传教授的发言“明清弥勒信仰特色探析”,回顾了慈氏学、慈宗的历史,探讨了慈氏学的内涵与基本构架,展望了慈氏学的未来发展,对近现代以来的佛教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具体考察了弥勒信仰多个层面的历史开展,为本次研讨会及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确立了基本方向。



研讨会随后以分组形式进行。在第一组研讨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沈阳北塔护国法轮寺般灯、云丹二位法师的发言“何谓'了境及差别'?——印藏阿毗达磨对心心所本质区别理解的演变”分析了毗婆沙师、譬喻-经部师、安慧唯识、玄奘一系唯识以及藏传佛教对心、心所问题的理解。藏传佛教大量引入了法称量论的思路与概念,增进了相关探讨的理论深度。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净智法师的发言“关于《真实义品》中'离言自性'的三个教证”,通过对梵文、巴利文、汉文相关文本的分析,明确了《真实义品》证明离言自性的三段经文的出处和内容,分析了本品在论证离言自性时采取先理后教的原因。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与弛博士的发言“《瑜伽师地论》论'想'”深入《瑜伽师地论》,在梵汉藏文本对勘的基础上,澄清“想心所”、“想蕴”的原义,厘清“想”与语言的关联,勾勒“想”的总体面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原的发言“《唯识三十颂安慧释》'识转变'的同时·异时问题”从上田义文和长尾雅人的争论出发,复核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说明识转变不离同时与异时任何一个维度,是缘起的题中应有之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郑宁的发言“概念、思想与诠释:以《宝性论》之'佛性'为中心”梳理《宝性论》的诠释史,考察了《楞伽经》的回应以及智顗、法藏、笃补巴、嘉曹·达玛仁钦等四位代表人物涉及“佛性”问题的相关诠释。

        

法鼓文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陶的发言“《摄大乘论》界颂的四种解读”将古人和当代学界对《摄大乘论》所引《大乘阿毘达磨经》“界颂”的种种解读方式,归纳总结为四种基本类型,并比较了四种解读的异同。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许伟的发言“'自证'还是'内证'?——论印度佛教哲学中的svasaṃvitti等相关术语”通过分析指出陈那著作中的svasaṃvitti等术语是多义的,本身存在巨大解释空间,玄奘传统与印度流行的法称传统所强调的侧重点有巨大差异。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胡梦迪的发言“论瑜伽行派唯识理论中的他者和唯我论问题”从认识论和存在论两个角度展开问题,试图说明在唯识的交互主体性结构中他心的先验论地位,即每个有情原初地、必然地与他人共在。

        

科伦坡大学佛教学系博士候选人张晓亮的发言“世亲思想转变的考察——以'心'(citta)之词源学解释为中心”梳理了世亲从《俱舍论》到《成业论》对“心”的词源解释的转变,并由此说明世亲思想转变的内在理路。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汤铭钧副教授的发言“论佛教逻辑学-知识论学派的因明传统——历史、特征与基本理论”试图说明“因明传统”是东亚文化圈中的印度逻辑学-知识论传统。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彭战果教授的发言“奢摩他所缘'影像义'的现象学分析”指出:所缘影像所具有的宛如实在的状态,从意识的运作原理上看是可能的,其现实发生有赖于特殊的身心训练。这种训练在具现影像的同时,亦使心识趋向奢摩他的证成境界。

        

温州佛学院则生法师的发言“唯识学在观修'无自性'上的基本观点及核心要点”指出:唯识建立三无性不是因为自性分三种,而是因为三性有内在关系。除遣依他起性(虚妄分别)建立在除遣遍计所执性相上,除遣遍计所执性并不足以证空性,还需观择圆成实性是一分胜义无自性及依他起性是一分胜义无自性。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郑屹君的发言“昙旷《开宗义记》所见唯识思想渊源再议”通过复核结城令闻认为昙旷与西明学派一脉相承的论据,指出昙旷的《开宗义记》充分参考了前人章疏,很难既定的宗派思维来归类。

        

峨眉山佛学院副院长隆藏法师的发言“阿赖耶识的自种是什么?”从熏习的定义出发,说明阿赖耶识自种成立的种种困难。提出对相分熏的疑问,并以此为基础试图重构对相分熏的理解。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翻译与研究中心主任刘雄锋教授的发言“'二位'和'五位':大乘瑜伽行派之菩萨道的实践思想——以《瑜伽师地论》等数个经典为中心”指出:菩萨道修行实践的“二位”说和“五位”说的形成,标志着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新的、更广泛意义的菩萨道实践体系的建立和臻成。

        

成都文殊院空林佛学院慧因法师的发言“唯识学视角下的业报形成机制——以杀生业道为例”说明唯识学在业报理论中,仍然要求通过自他关系建立起个体生命的统一性。

       

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道弘法师的发言“探析不相应行法中'命根'假实性”梳理了从原始佛教到唯识学关于“命根”假实问题的讨论,从而指出“命根”在唯识学中作为生命核心要素的关键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严耀中先生的发言“《金七十论》与真谛为代表的岭南佛学——以唯识思想为要点”分析了数论的《金七十论》何以被真谛翻译为中文的历史背景,由此探讨了真谛唯识思想的特征及其与玄奘一系的区别所在。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定源法师的发言“敦煌遗书中的唐代沙门道氤——对传世文献的若干补充”通过深入挖掘敦煌遗书中的材料,补充传世文献关于沙门道氤生平的记载,丰富了我们对道氤生平和思想的认识。

        

中国佛学院演真法师的发言“国图藏'BD04406'号写本研究”确定国图藏“BD04406”号写卷即为唐代唯识学者义忠的《大乘百法明门论疏》之残卷,并提供了该写卷的全新录文。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姚彬彬副教授的发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与《续高僧传·玄奘传》文本差异考析”通过比较指出:《慈恩传》对传主神圣形象的塑造,应联系玄奘逝世后唯识宗面临的颇为不利的生存环境来理解。《慈恩传》中所记《心经》故事的真实性问题、对一些史实的失记问题亦可由此得到合理解释。

        

台北大学中文系赖贤宗教授的发言“李通玄、法藏关于《华严经》弥勒法门的诠释”阐释了弥勒菩萨的华严经教中法界观的菩提心法门,以及弥勒菩萨所开释的毘卢遮那大宝楼阁境界,并参考华严宗历代大师的诠释,力求还原“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的真实涵义。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蒋炎洲助理研究员的发言“永明延寿唯识、净土之融会理论研究”梳理了永明延寿融会唯识、净土的理论进路,指出延寿融会古今唯识之学,会通性相,导归净土,对后世唯识、净土的理论发展皆有推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波副教授的发言“现代新儒家的天台、华严圆教之判”指出马一浮、唐君毅和牟宗三等现当代新儒家不约而同地以“圆满”“圆融”“圆盈”为标准判断哲学体系的完满性,凸显了现当代新儒学在“西学东渐”变局下创造性转化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路径。

        

成都文殊院空林佛学院亦真法师的发言“唯识佛法在烦恼咨询之中的运用略述”立足于烦恼咨询的一线工作经验,简述唯识佛法对于烦恼咨询工作的理论指导与应用思路启示,探索并总结烦恼咨询所涉及的佛学理论应用。



在第二组研讨中,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王德朋教授的发言“论辽代的菩萨信仰”以石刻记载为中心,分类考察辽代的菩萨信仰情况,勾勒出了辽代菩萨信仰的整体面貌。

        

湖北大学郝祥满教授的发言“日本平安中后期的弥勒信仰与中国浙江”指出:五代宋时期,吴越地区盛行的佛教突出表现为禅净合流、佛教信仰的世俗化。中国浙江商人为浙江净土信仰(从弥勒净土到阿弥陀净土)东传日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黄崑威教授的发言“试论十六国北朝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弥勒信仰”指出:十六国北朝时期,“弥勒”逐渐成为仅次于释迦佛,而先于观音菩萨崇拜的社会各阶层民众的信仰对象。弥勒信仰也是当时北方各民族文化融汇、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之一。

        

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姚腾副教授的发言“五台山佛光寺弥勒大阁与中古五台山弥勒信仰”,以五台山佛光寺为例,说明中古时期弥勒信仰对五台山有相当影响,五台山信仰也推动了弥勒信仰的发展。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玉卿研究员的发言“弥勒信仰的社会意义与人性光芒”指出弥勒信仰分两个层次,即兜率净土信仰和人间净土信仰。实现人间净土的途径是依靠自力,时时处处修行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时代。

        

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吴小丽研究员的发言“法显西行与弥勒信仰”指出:法显回到中国后,把印度和西域中有关弥勒的信仰带回中国。自此,有关弥勒下生信仰与灵验感应的事迹深深吸引着中国信众。

        

青岛大学历史学院王鹤琴副教授的发言“白银弥勒小考”从白银弥勒的经典依据出发,讨论了敦煌瑞像中白色佛像的宗教意涵和弥勒教何以尚白的问题。

        

敦煌研究院马德研究员的发言“从敦煌到新昌:中国早期弥勒造像的时空演进”指出弥勒造像在犍陀罗时代有数种形式,中国北方认领了兜率天的交脚菩萨,到南方才认领下生的结跏佛。而新昌大佛的建成,不仅在当时的佛教造像方面开一代新风,而且题材和内容方面也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和进取精神。

        

大足石刻研究院米德昉研究员的发言“宋代川东地区的柳本尊佛教与圆觉图像”说明,柳本尊佛教对《圆觉经变》的借用,一方面反映了该教对时代宗教文化和信仰思潮的追随,另一方面体现了该教在民间传播过程中对确立自身内涵的重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辛放的发言“说一切有部'一切有'学说的经证研究——以《识身足论》和《杂阿含经》的'观'为例”,通过考察《俱舍论》、《识身足论》对“三世有”的论证,发现《杂阿含经》第1经等涉及“正观”的“契经”也是说一切有部“一切有”学说的经证。

        

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锽教授的发言“《净土十疑论》对弥勒净土信仰之影响”以《净土十疑论》第七疑——“十善恐难往”为例,讨论了智顗与窥基对往生弥勒净土是否需要禅定观想的不同认定及各自观点的依据,并进一步探讨了该论对弥勒净土信仰兴衰的影响。

        

南京大学哲学系平燕红助理研究员的发言“以'慧苑异端化'事件来探讨'胜利者的历史'”从文献与历史入手,重新审视了慧苑被“异端化”的过程,以与“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的观点相印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黄敏副教授的发言“识心如何成为知识基础——牟宗三对唯识学与康德知识论的融会”指出:识心之执的确立表明牟宗三试图以“一心开二门”融会唯识学与康德知识学,把知识纳入遍计所执的范围,既是对唯识学心识理论的再造,也是对康德知识学的新诠。

        

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项一峰研究员的发言“丝绸之路石窟弥勒图像与禅观——以敦煌、麦积山石窟为中心”指出石窟弥勒图像与禅观的密切联系,而大肚胖弥勒像的出现与盛行则反映了宋以后中国佛教对造像礼拜功德、忏悔消灾免难以及弥勒慈悲大度救度众生精神的重视。

        

浙江省博物馆魏祝挺副研究馆员的发言“5-13世纪浙江地区弥勒造像的演变——以石窟造像为中心”通过梳理弥勒造像的演变,论证了弥勒形象的中国化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缩影,而浙江正是10世纪以来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帅博士和国家图书馆王红蕾研究馆员的发言“雍和宫的弥勒造像艺术”根据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详细介绍和分析雍和宫四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弥勒造像,从而揭示了雍和宫在宗教交流、民族融合、国家团结方面的重要意义。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周祝英研究员的发言“弥勒造像艺术研究”梳理了弥勒佛造像从印度传来中国后,逐渐改造创新,造型多样,最终发展成最具中国特色的弥勒佛像造型,并流传到日本等地的整个过程。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杨奕婷的发言“元代佛门的书法复古实践——以中峰明本的“柳叶篆”用笔为中心”指出:明本禅师在书法复古实践理路上,选择了将古文篆书中的“柳叶篆”笔法运用至行书的书写中,这是元代佛门对主流书法的有益补充。

       

浙江佛学院常慧法师的发言“慈氏与慈心略析”据《涅槃经》“如来即是众生母,慈心即是小犊子”的义涵,论述弥勒修行始终以慈心为本,“慈心观”为佛教最普遍修习观门之一,慈与悲都是弥勒菩萨的特德。

        

上海大学历史系黄凯讲师的发言“阿含部弥勒经典《古来世时经》译者考”指出《中阿含经·说本经》及其别译单本《古来世时经》是未来佛弥勒观念形成的经典源头。经过对勘可发现《古来世时经》的译者应为西晋译经高僧竺法护。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副院长界定法师的发言“《阿含经》与弥勒菩萨”通过《阿含经》对弥勒菩萨的全方位展现,立图构建一个完整可行的“弥勒信仰构架”。在这一框架中,立足当下、活出精彩,努力构建并创造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之真谛。

        

闽南佛学院国际部副主任祖光法师的发言“探究'识'的渊源与发展——从早期佛教到瑜伽行派”通过参照各种传统的文献,分析了从早期佛教讲“心、意、识”到部派佛教的“有分识”等理论,到后期瑜伽行派“阿赖耶识”等理论的发展历程。

        

浙江佛学院普超法师的发言“龙树与弥勒对《阿含经》'空'思想诠释之同异——以《中论》与《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为线索”发现:中观与唯识的“空”思想虽同依《阿含》的无常、苦、无我的缘起论诠释,但中观的重点在“缘起即空”、“一切法无自性”的“自空观”;而唯识的重点在“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 的“他空观”。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颜峻的发言“镜涵万流,包容一切——太虚大师'现实之理'的思想与特质”指出:太虚大师的《真现实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理行果体系,以唯识学为主要诠表工具,以如来藏为旨归,提倡大乘圆渐法门,为人生佛教建立教理基础,可视为中国传统佛学的最后一本大论。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欧阳镇研究员的发言“印顺法师会通三系思想——兼论支那内学院系的唯识思想”论证了会通三系是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总的来说,三系各有其圆缺、优劣,必须做到取长补短、参证会通。


诸多与会代表还担任了相关场次的主持和评议。


我们期待以“雪窦山首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为起点,通过浙江佛学院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紧密合作,在学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学术交流、僧才培养等各方面都结出累累硕果,从而推动对慈氏学的全面研究,不仅包括对瑜伽行派的研究,也应包括对禅宗和弥勒信仰等佛教中国化内容的研究。慈氏学应当成为佛教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汤铭钧)